来源: 人民法治网
29日,中国首部疫苗管理法表决通过。该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。作为中国首部疫苗管理的专门立法,该法明确,疫苗犯罪将从重追究刑责。
疫苗管理法共分十一章,除总则和附则外,详细规定了疫苗研制和注册、疫苗生产和签批发、疫苗流通、预防接种、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、疫苗上市后管理、保障措施、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。
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》,并于2016年进行了修订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疫苗监管工作,要求加快完善疫苗药品监管长效机制。此次疫苗法经历三次审议,2018年12月23日,疫苗管理法草案首次送交审议,不到一年时间里高效立法、正式通过,并将于年底施行,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疫苗管理措施的权威性和稳定性。
据介绍,疫苗管理法立法坚持疫苗的战略性和公益性,将预防重大疾病疫苗的研制、生产和储备纳入国家战略。如提出国家制定疫苗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,鼓励生产的规模化、集约化;建立部门协调机制,统筹协调疫苗监管有关工作;进一步加强国家免疫规划制度,明确实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。
对疫苗研制、生产、流通、预防接种全过程,疫苗管理法有关条款明确落实各方责任。其中明确,违反本法规定,构成犯罪的,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。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,还增加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。